首都医科大学
- 查看次数:211
- 编辑寄语:首都医科大学(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),简称首医大...
网站介绍
- 中文名
- 首都医科大学
- 外文名
-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
- 简 称
- 首医、首医大(CMU)
- 创办时间
- 1956年
- 类 别
- 公办大学
- 类 型
- 医药
- 属 性
- 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(1986) 北京市人民政府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教育部共建院校(2015年)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(2012)
- 主管部门
- 北京市
- 现任领导
- 党委书记:呼文亮 校长:饶毅
- 专职院士
-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
- 高职专业
- 14个
- 本科专业
- 24个
- 硕士点
-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4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
- 博士点
-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63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
- 博士后
- 科研流动站9个
- 国家重点学科
- 二级学科8个
- 院系设置
- 校本部11个学院,21所临床医学院 [4]
- 校 训
- 扶伤济世、敬德修业
- 校 歌
- 《首医之歌》
- 校庆日
- 每年10月第四周的星期六
- 地 址
- 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(主校区) 北京市顺义区大东路4号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22号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7号 北京市丰台区花乡张家口路口107号
- 院校代码
- 10025
- 主要奖项
- 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7项、优秀奖1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[4] 北京市科技奖37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中华医学科技奖22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展开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7项、优秀奖1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[4] 北京市科技奖37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中华医学科技奖22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教育教学成果奖市级特等奖2项、一等奖22项、二等奖34项、优秀奖1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吴阶平系列医学药学奖6项、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何梁何利科技奖1项、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2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、北京市优秀调查成果奖1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收起
- 主要奖项
- 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特等奖1项、二等奖7项、优秀奖1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[4] 北京市科技奖37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中华医学科技奖22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教育教学成果奖市级特等奖2项、一等奖22项、二等奖34项、优秀奖1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吴阶平系列医学药学奖6项、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何梁何利科技奖1项、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2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、北京市优秀调查成果奖1项(近5年来,截至2019年6月) 收起
首都医科大学(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),简称首医大,由北京市人民政府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教育部共建院校,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、入选国家“2011计划”牵头高校,国家首批“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”试点高校、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、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、国家“特色重点学科项目”建设高校、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、北京市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人才培养基地,京港大学联盟、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创始成员。 [1-2]
学校建于1956年,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;1985年,更名为首都医学院;1986年,确定为北京市重点院校;1994年,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;2001年2月12日,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、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学校。 [3]
截至2019年6月,学校校本部设有10个学院、1个学部、1所附属卫生学校,有21所临床医学院(其中19所为附属医院);开办24个本科专业、14个专科专业;有全日制在校生12422人,其中研究生4648人,本科生5309人,高专高职生1765人,留学生700人;有成教生3121人;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42791人(校本部1470人,附属医院41321人);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、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、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。 [4]